第932章(1 / 2)

玄德 御炎 1280 字 4个月前

刘备在四辅臣会议上侃侃而谈,把自己为了这套体制而做的准备告诉了所有人,把他们的一些用以反对这套机制的光明正大的理由都给驳斥了,让他们无法用正大光明的方式来反对这个政策的执行。

所以反对派们就相当的郁闷,他们发现他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反对理由,如果真的用根本的理由去反对,那么刘备或许还有其他的反制手段。

那就要撕破脸皮了。

他们不想和刘备撕破脸皮,或者说,也不太敢。

但是如果他们本身的利益真的被这种模式给触碰了,又该怎么办?

还是说,真的要继续卷下去?

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教育资源去卷,还未必能卷成功,但如果不投入的话,很可能他们的政治势力就会在短时间内被拆的四分五裂,原先已经达成平衡的政治状态也会被打破。

他们所掌握的人才储备力量和对于教育的投入,在当前这个阶段是远远不如刘备的,刘备起步早,很早就在凉州州学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现在又在搞司隶学府和十二州学府,要搞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出来。

如此一来,五六七八年之后,天下学子还有多少是出自他们的门下?

双方的人才对比会完全失衡的。

这一点,难道刘备看不出来?

还是说,刘备产生了独掌朝政和一切权力的野心?

有那么一小部分古文学派内部的士人产生了这种不妙的预感。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想,也不管宦官集团那边怎么想,四辅臣会议之后,刘备上表天子刘协,将自己的主张提出,然后毫无疑问的得到了一个“准”的许可。

军事强人的强制力初露峥嵘,反对者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国务会议制度和官员淘汰制度于是正式在大汉帝国落实,即将推行。

整个推行的时间可能要好几年才能真正落实,但是既然推行政策的许可已经达成,那么国务会议的召开和之后淘汰制度的初步执行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最早在建安四年年末,最迟也不过建安五年,刘备就能开始正大光明的对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展开淘汰。

不管他们隶属于哪一个势力集团,只要他们没有达成政务目标,刘备就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可以淘汰他们。

到那个时候,搞不好刘备的权势就真的是没有人可以阻挡的那个程度了,到那时,他可能就真的是想做什么就是什么,权势甚至要超过霍光,乃至于……王莽。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刘备之前经营的好名声再次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就算是古文学派内部反对刘备推行这一政策的大部分人也不认为刘备是在为自己谋私利。

第七百章 相信我的人,血一直都是热的

刘备过去的所有行为那是真的坦坦荡荡,不管谁来质疑,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都能说出正大光明的理由,表示他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他个人。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为公义。

他并没有什么私心,完成这些事情,获利最大的永远是大汉国,而不是他刘玄德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就算是觉得自己的利益被触碰的人,大部分也对刘备的动机和个人操守无话可说。

如果不是真的急了眼,他们也不想和刘备撕破脸开干。

能不能干的过是一回事,就算干赢了,又该让谁来担当目前刘备的这个职位、担当起统领天下的职责呢?

张让?蹇硕?

呸!

还是说董重那个怂货?

刘备虽然强势,虽然揽权,可他真的是在做公事,而不是在为自己谋利啊,他的权力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大汉的国势也一天好过一天,这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在这个政策被小天子刘协允许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古文学派内部只有极少部分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情绪,认为这个政策一旦真的辅助执行,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一旦让刘备把司隶校尉和御史台弄得过于强势了,算上之前的中书台和郡国兵,真要让他布局成功了,全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到时候司隶校尉和御史台负责找麻烦,郡国兵负责抓人,朝廷内的司法三四负责审判,一条龙服务之下,哪里还有其他的势力能够对抗刘备?

那么刘备就能真正的身居雒阳而掌控天下,天下间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刘备抗衡,所有人都无法逃脱他的掌控,都将成为他所编织的牢笼里的一枚棋子。

难道就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刘备那膨胀的无法遏制的野心吗?

还真没几个人看出来。

主要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好了,根基也过于深厚了。

古文学派现任领袖卢植在为他说话,古文学派前任领袖、灵魂引导者郑玄也在为他说话。

这两人就像是刘备身边的哼哈二将,不断为他保驾护航,古文学派内部争论严重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个挂帅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