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1 / 2)

玄德 御炎 1464 字 4个月前

“你尽你所能,我尽我所能。”

刘备点了点头:“既然有人想要找死,那么,不成全他们的话,多少有点对不住他们。”

对于古文学派,刘备还不能大开杀戒,还不到时候,会把自己的前期经营全给毁掉,就像彻底摆烂放弃的董卓一样€€€€人董太师执政前期还是很谦卑的,也给士人很多的利益,想让士人承认自己,只是士人不识好歹而已。

那董太师当然就狂暴黑化了。

刘备比董太师要沉稳多了,准备的也更多,战略定力也更足,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破功。

所以刘备打算敲山震虎,如果他们一起反抗,那就用宦官的血来给某些人一些小小的军事强人震撼。

杀宦官,谁敢说个不字?

真要说起来,也就是这群宦官实在是不识好歹,他们应该很清楚在当前这个阶段,他们已经退环境了,他们就是因为刘备的宽容才能继续存在于雒阳朝廷。

如果刘备不宽容了,或者说刘备对他们不满了,他们还能活下来吗?

不过也没差,刘备当时留着他们,本质上就等于是在保留一个存钱罐,也是为了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把存钱罐打破了取钱出来用。

不仅可以获得政治正确的宣称,还能得到巨大的财产,搞一波【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戏码。

过去没有借口,现在借口来了,那么就到了该取钱的时候了。

对宦官集团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就可以,但是对古文学派和其他朝堂上的反对派官员,还是需要一些办事手段的。

简而言之,刘备需要争取到足够多的人的支持。

反正刘备自己这一整个派系的官员对他都是鼎力支持的,以阎温、曹操、甄俨为首的刘备本派系的官员对此都是相当支持的。

越来越庞大的刘备派系在朝廷内占据高位的不算很多,但是在中层和基层官员的数量上,刘备派系逐渐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比重。

其他势力方面,卢植是肯定支持刘备的,和他关系比较近的一些人也支持他,比如郑玄。

这一次刘备提出要推动国务大会制度之后,郑玄就在太学里公开发表言论,认为刘备所说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是应该得到支持的。

他认为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人。

他自己也曾目睹过很多不靠谱的官员的倒行逆施,目睹过因为官员的不作为而导致的人间惨剧,对此非常不满。

之前,他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改变这一切,但是现在,终于有人要站出来解决这一切了。

既然如此,他要支持,他强烈支持刘备!

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的要继续卷下去?

得到郑玄的支持,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有郑玄在太学内支持刘备,太学内的太学生们便跟随着郑玄一起,压倒性多数的支持刘备。

他们在雒阳民间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对反对派进行了相当强烈的震慑。

郑玄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很大权力的学者型官员,但是他的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一言一行都能对整个雒阳的舆论风潮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任何人都不能低估非乱世的情况下,一个名满天下著作等身的学者的号召力,这个学者的号召力对于大头兵是没什么意义的,但是对于学界来说,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刘备之外,在太学内最有威望和影响力的人就是郑玄。

很多年轻人对郑玄那是相当的推崇,当郑玄支持刘备的意见的时候,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支持刘备的改革方案。

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太学生们没有放弃曾经的传统,他们在太学内肆意谈论政治,讨论政治人物的得失,肆意发表言论,评断朝野上下的虫豸们,往往能够给一些“虫豸”以很大的威慑力。

所以在郑玄的影响下,这一次太学的舆论风潮又一次站在了刘备这边,热烈支持刘备推动国务会议制度,以期让大汉再次伟大。

对于外界的这些事情,刘备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在八月初的第二次四辅臣会议上,刘备就再次提出了要切实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国务会议制度和淘汰制度,将国家治理精细化,将虫豸赶出执政队伍。

大汉需要优秀的有责任心的人才来治理,而不能交给一群虫豸去祸祸。

任何反对都不会被接受。

在这场会议上,刘备强行通过了决定,将这一政策落到了实处,然后给司隶校尉和御史台增加权限和经费。

司隶校尉麾下的中都官徒吏被允许增加到一千五百人,专司司隶地区的官员和官府工程的监察,拥有重要的弹劾权限。

御史台则被允许增加十二个分部,对大汉除司隶地区之外的十二个州派驻朝廷御史,用以监管地方州郡,对地方官员的行政进行把控,确立雒阳朝廷的权威。

在会议上,刘备还明确了奖惩机制,将在凉州用的不错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