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1 / 2)

玄德 御炎 1610 字 4个月前

古文学派为了全面清除今文学派的印记,那是不遗余力的,把各种今文学派相关的经书著作全部从太学里面搬走,把古文学派的学术专著全都请进了太学。

从此以后太学内的教学内容就和今文经典没有任何关系了,大家都是古文学派的好弟子。

而这些被搬离太学的今文学派相关的东西被刘备全部笑纳,刘备把这些东西也都给搬到了雒阳城外的小院儿里,交给雕刻师傅们雕刻复制,准备留下备份,用以储存。

谁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不会在今后的岁月里消失不见,但是作为曾经存在过的文明的印记,刘备希望这些东西可以留给后人,让后人知道文明的印记,知道文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的。

今文学派的博士们全部都被解职,相关弟子高足也都被赶走,失去了继续留在太学内的资格,古文学派各大家族在刘备和卢植的主持下,选拔出了属于他们的五经博士。

然后,所有太学内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选择博士追随,学习古文经典,抛弃掉之前今文经典的东西,全面拥抱新时代。

接着,刘备又传达了一个命令,传令大汉十三州各州长官,在州治所办理州学,用以招纳各州有志进学的学子。

太学方面会选派优秀的经师前往各州州学展开教学,然后每三年一次选拔,优秀者可以被选拔进入太学展开进一步学习,再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于太学内部展开选拔。

选拔所依据的教材与考试所出的题目全部都是古文经典相关,与今文经典没有任何关系。

刘备的意思是用这个方式尽快从地方上清除干净今文学派的影响,让人们都知道学习古文经典的好处,从而主动抛弃今文经典,把今文经学派的根都给刨掉。

只在雒阳搞是不行的,在地方上也要搞,以免地方上还有一些今文学派的余孽继续搞事情。

他的这个建议在嘉德殿会议上得到了认可,大家一致认同大汉十三州的长官都需要在州治所办理州学,吸纳全州的优秀学子进入州学学习,然后由雒阳太学亲自派遣优秀的古文经师前往教学,以此把控教育系统,确保大汉学术思想的“纯净”。

很多人其实对于办理教育这个事情是没什么太大兴趣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学派的利益,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就变得非常支持这个事情了。

与此同时,在刘备的建议下,雒阳朝廷再一次向郑玄发布了“返聘”的命令,希望郑玄可以响应大家的需求,重返雒阳太学,成为太学祭酒,专门负责太学的教育建设工作。

人事安排的差不多了,刘备又宣布要扩建太学。

第六百零二章 刘备在太学

太学的上一次大规模扩建还是在汉顺帝永建六年,从几十间房子扩建到了二百四十座房子、一千八百五十间房间的地步。

而那一次扩建距离如今也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太学内很多建筑还是六十年前的建筑,这些年来只是小修小补,很多地方都已经破败了,需要修整。

于是刘备给新任太学祭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全面主持太学的扩建重修工作。

计划是扩建到四百座房子,三千五百间房间的规模,用以容纳更大数量的太学生,并且提供给太学生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学习场所。

同样,在刘备的建议下,朝廷拨款给太学办学成为规定,且每年的拨款都有定数,在原本的基础上有不小的增幅。

而相对应的,刘备要求太学内引入在凉州州学内实行的比较成功的考试竞争机制。

在增加招募员额的情况下,太学需要引入月度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制度。

每个月都要考试,每半年一次大考,一学年至少有十次上规模的考核,但凡有三次考核不能通过的,就要予以退学处理。

太学不要废物,只要精英。

且在三年期满毕业的时候,还要举办一次终极考核€€€€毕业会考,整整三天的毕业会考,会把考生们所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拿出来考核。

太学学生只有通过毕业会考才能正式被认可成为太学毕业生,拿到太学颁布的毕业证书,靠着这份毕业证书,太学毕业生才能进一步参加朝廷主持的人才选拔考核。

总而言之,刘备要求改变太学长期以来人浮于事、学术氛围不够浓烈、纨绔子弟专用镀金场所的坏风气,把太学变成真正能够培养大汉所需要的人才的最高学府。

在嘉德殿会议上,刘备就此发表了演说。

“太学最初成立的时候,只有三名博士,五十名学生,但是就是这样的规模,也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了大量人才,成就了耀眼的功绩,助大汉国势登上巅峰,那么为什么现在太学有三万学生,却出不来几个能够成就功名的优秀之人呢?

究其根本,还是太学的办学思路出了很大的问题,太学没有真正的办学,而是成为了富豪纨绔子弟用来增添履历的过渡场所,没人真的把太学当一回事,只求一个名义而已。

当年,太学生是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