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1 / 2)

她就是丢了这个饭碗,也要坚持生孩子。拧不过她呀!耽搁来耽搁去,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大了,再做流产手术对当时的苏宝凤的身体而言,可能就有危险了。于是,孩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了。

添了一口人,苏大福把大儿子两口子分出去单过了,只带着闺女外孙和小儿子过日子。那么几年,虽然流言蜚语多,可也就那么过来了。这一过,就是五六年,小姑娘五六岁了。可苏家的小儿子也成年了。成年就得给说媳妇,可谁家一听家里有这么一个没出嫁的姑奶奶,人家都不乐意。苏宝凤这也等了林东来七年了。七年了没有一点音讯,时间和生活将人磨的不得不面对现实。

于是,苏宝凤嫁了。为了不叫闺女跟过去受委屈,她不带孩子走。但每个月给孩子生活费抚养费,叫爹妈帮着照看。为了不跟闺女疏远,她也没远嫁,就是从村头嫁到了村尾,嫁给了死了老婆,留下一个八岁儿子的鳏夫卢大头。婚后,苏宝凤又给卢大头生下个儿子,取名卢不敢。

在记忆里,卢大头是个老实憨厚的人,是个有些讷言的庄稼汉。生的不咋体面,黑不溜秋中等身材,娶到苏宝凤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苏宝凤进了门当后妈,卢家前头那孩子卢小勇跟他爹一样,不爱说话。她也供人家孩子念书,但是无奈,那孩子在念书上不算是灵性,念不动了。小学念完,就不读了。倒是她自己生的那个小子,如今瞧着性子更灵性些。现在才九岁,原本取名叫小敢。他哥叫小勇,他叫小敢。但这小子淘气,没有他不敢干的事。苏宝凤对他不像是对闺女那么好脾气,闯了祸就揍,问的最多的话就是:“还敢不敢了?”答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敢不敢不敢了!”然后要上学了,去派出所登记户口的时候,人家问这小子叫什么,他说叫‘卢小敢’。人家没听清,问说:“什么敢?”他立马就答:“啥都不敢!不敢!”

于是,登记成‘不敢’了。

八九十年代,供养一个学生对小山村的农民来说,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小姑娘很聪明,考试从来都是第一,从村里到镇上,从镇上到县城,都是第一。

孩子的求学也异常艰难。村里只有小学一二年级,三年级得去镇上,那个时候要去上学,就得翻山。这个山一翻就是四年,后来考到了县城的中学,能住宿舍了,为了省钱,也为了不赖在家占屋子,叫人家不好给小舅舅说亲,小姑娘半学期都不会回去一趟。都是苏宝凤和苏家人给送钱送粮食。放假回家,在苏家住一住……偶尔去卢家也住。

苏宝凤觉得拖累了弟弟的终身大事,就说这孩子上了高中就送京市,去找她亲爸去。其实,也是怕人家相亲的女方觉得苏家要供养一个高中生,家里更穷了。毕竟,老人老了,不得孩子的小舅舅分担呀。其实,也确实是小舅舅分担的多些,他不拖家带口,给人打零工挣的那点,全补贴到外甥女身上了。

她有心把孩子带到卢家,可村里有些人的嘴贱呀。说什么母女俩嫁给父子俩,这家里就没有外心人了。话里话外,是觉得该把原身小姑娘嫁给卢小勇。

卢小勇十八了,原身这姑娘也十六了。

人言可畏的道理苏宝凤明白,所以,哪怕舍不得,但还是得走这一步,试着送孩子去找亲爸,总是一条路呀。也因为明白这一点,因此,当妈的一提出来,当闺女的就应下了。

记忆里,除了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剩下的全都是不大的山村,是姥姥家门口的大皂荚树,是树下乘凉的人们,到处撒欢的大黄狗,还有追着大黄狗跑的大白鹅。

不知道怎么的,潜意识突然就担心了起来:也不知道妈顺利坐上车安全到家没?

才这么一想,猛的就清醒了。这一清醒,就轻松多了。这会子满屋子都是香味,饭菜怕是要好了。开着风扇,还是热的一身的汗,京市的夏天,是真热。

起身看看,屋里没一个人。她这才看清屋子的格局,这就是一个四合院的正房。之前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如今所住的地方,这就是个大杂院。而且里面改的不怎么规整了。林家住的是正房,一进门就是厅堂。如今这厅堂就是一套老沙发老茶几,外带一个老式的柜子,上面放着电视,电视边上,一边是暖水瓶和茶壶那些东西,一边是一些瓶瓶罐罐,都是家里日常用到的。还有几个板凳,挨着墙放着。厅堂的两边各有一间,朝东拐应该是上房,长辈应该住那边。西边这边……原来本也该是只一间屋子的,但如今看……是两个门,应该是把一间屋子给隔成两间,方便居住了。

之前听那意思,这家里是住着五口人的。再加上自己,那这空间也着实是不大。

这么想着,她就出了门。大门东边,借着原来游廊的地方,改出来了厨房。厨房是两间,都不大,里面都有人忙活。紧挨着正房这边的,是林家的。紧挨着东厢房的……里面忙活的是你个跟宋兰兰吵架的女人,应该是金家的吧,

她站在这里看,那边宋兰兰一眼一眼的拿白眼看林雨桐,轻哼了一声。

这一声刚好被拎着两根葱回来的林东方听见了,三两步过来就拉林雨桐,“以后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