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1 / 2)

玄德 御炎 1341 字 4个月前

满分……

也就是说,连那篇具有政治意义的议论作文,他都拿到了满分吗?

出身士族家庭的陆议非常清楚,那篇议论作文或许才是这场选考真正可以区分开优秀者和平庸者的分界线。

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其他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可唯有那篇议论作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片议论作文能写成什么模样,能得到多少分数,不仅关乎考生个人的水平,也关注阅卷官员、也就是朝廷方面的标准。

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阅卷官员是如何看待的,那就至关重要。

他所处的圈子里,其实官员家族子弟的数量很多,平民农户子弟的数量反而比较少,所以大家伙儿其实都有点政治敏感度,选考结束之后就有不少人提出了议论作文才是重点的看法。

比如他的朋友司马懿,那就是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他也是如此认为的。

而诸葛亮,虽然成绩很好,但他是徐州州学的学生,徐州州学建立时间比司隶学府要晚上不少,师资力量也好,距离雒阳的距离也好,政治敏感度也好,都远不如仅次于太学的司隶学府。

所以照理来说,诸葛亮不该有那么敏锐的政治意识。

科举考试选拔的是官员,不是选会做题的学生,如果说州考还能用纯粹的考试来区分考生的优劣,选考这个具备决定性意义的考核,就必须要引入一定的政治元素,考核一名考生的政治素养。

陆议和司马懿商量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很谨慎的。

他们认为朝廷在出卷的时候是动了心思的,故意用大量具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来麻痹考生的神经,然后忽然祭出一道政治题目,以此来断定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的政治素养。

如果继续用学生的思维来看待这道题目,必然无法拿到高分,而一道五十分的作文题,很明显是可以拉开巨大的差距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一次科举考试因为有着大量有官宦背景的子弟参加,所以通过者必然很多,但是真的能够了解到这一层意思的,应该不会很多。

诸葛氏的背景,陆议回到考生宿舍之后向不少人打听了,得知诸葛氏祖上出过两千石官员,但也仅仅局限于祖上,之后就是一个纯粹的地方性家族,和中央缺乏联系,缺少超出本郡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诸葛亮并不具备深厚的政治背景,其家族的政治能量是有的,但不多。

哪怕在第二帝国旧贵族被刘备大批量扫灭的现在,诸葛氏的家境依然算不得深厚。

在陆议和司马懿看来,这般的家境,真的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可偏偏这个平平无奇的家伙,站在了所有人都难以仰望的巅峰之上。

他……

到底是什么人物?

第八百六十八章 群魔乱舞的宿舍

就家庭背景来说,陆议的长辈陆康是一州刺史,陆康虽然不是陆议的父亲,但是非常欣赏陆议的才能,对他多有照顾。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因为司隶州刺史曹操的关系,得以出任扶风郡守的职位,且兄长司马朗在司隶州刺史府任职,依托曹操的关系,在司隶州一带的官场很吃得开。

和陆议、司马懿他们这些人比起来,诸葛亮的出身只能算是普通。

他只有一个兄长在琅琊郡府任职,职位不高,九品官人法执行之后,勉强够上了从七品职位,刚刚进入官员的大门,家族中原先从政的长辈几乎都去世了,没人在上面罩着。

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他的家族应该不足以给他提供足够的政治养分,而他却能够在这样的考核中以满分通过……

诸葛孔明,你可真是让我忍不住的心潮澎湃啊!

陆议看着诸葛亮的名字,心潮澎湃。

而就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司马懿也正在看着那个金粉书就的大名€€€€诸葛亮。

“居然是满分?这么说,这个诸葛亮连那篇议论作文都拿了满分?”

在曹操身边担当主簿职位的司马朗颇为惊讶的扭头看向了自己的弟弟,低声道:“如此说来,这个诸葛亮还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书生啊。”

司马懿看着榜单上诸葛亮的名字再看了看排名第五的自己的名字,深吸了一口气。

“此前陆伯言和我说诸葛孔明非同凡响,我还以为不过是一介做题行家,没什么实际的本领,没成想,却是个真正的高人,却是不知道他师承何人了。”

“如果没有师承,只是在州学里学了几年,那么他绝不可能拿到满分。”

司马朗点头:“可是青徐之地,好像除了郑公之外,也没有几个有名气的名师,就算有,不是在雒阳,就是已经死了,诸葛亮是何人高足?”

“这个,怕只有询问他本人才能知晓了。”

司马懿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正面交手落败,那是技不如人,我甘拜下风,只是不知道这诸葛孔明又该是何等风采了。”

“那倒也是,不过其他的几人看起来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