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1 / 2)

玄德 御炎 1401 字 4个月前

在这样的前提下,今文学派的大佬们更加悲愤,上表抨击这个被古文学派掌控的司法体系,抨击古文学派的狼子野心,然后跑到太学里面,试图发动太学学子支持今文学派。

但是论在太学内搞事情,古文学派才是真正的高手,今文学派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三万多太学生的确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并没有那么好用,今文学派没有足够有地位的人在朝中做高官,古文学派却有。

身为太尉的德高望重的卢植一连好几天都在太学内公开讲学,讲《左氏春秋》,讲《周官礼》,顺带讲一讲《古文尚书》的精要之处,已经提前在太学内发挥影响力了。

后面跟上来的今文学派的人没有太强的影响力,抢学生也抢不过卢植,而且当时在太学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今文学派在劫难逃,古文学派必将取得胜利而崛起。

太学内目前所流行的观点都是偏向古文学派的,很多太学学生都认为现在跟随今文学派,多少有点建武九年背弃刘秀、投奔隗嚣的意思。

今文学派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了,与其跟着他们一起被埋葬,不如支持古文学派,对着今文学派的脑袋踩下最后一只脚。

别忘了,古文学派才是代表大多数士子的利益的。

于是今文学派无法在太学内取得有力的支持,反而还遭到了一些嘲笑,受了一些冷眼,以至于不少大佬的情绪都快要崩溃了。

他们一直高高在上,几时受过这样的冷眼?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们真的受到了这样那样的冷遇,于是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从心底里升起的寒冷的恐惧感,意识到了今文学派内部封闭、自绝于天下的真正弊端之所在。

于是,面临着如此这般的局势,今文学派内部终于绷不住了,当初袁隗叛离之前给他们提供的建议再次被拿了出来,他们无可奈何的决定使用这条建议,做最后一搏。

建安元年四月二十三日,今文学派有六个大家族共同在雒阳发声,表示要广泛招募门生,传授自家学派的经典,身处雒阳城内外的士子,不论出身,都可以来报名参加学习。

这六个家族是家传《鲁诗》的平原般县高氏,家传《齐诗》的琅琊东武伏氏,家传《韩诗》的梁国蒙县夏氏、淮阳薛氏,还有家传《孟氏易》的育阳洼氏,以及家传《京氏易》的北海安丘郎氏。

他们代表今文学派,走出了重新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公开宣布要招募门生,且不问出身。

但是这种情况下开放门生的招募,还不问出身,已经不能起到正面作用了,只会让今文学派的颓势进一步暴露出来。

与之相对的,是卢植、马日€€、郑泰、贾喜等四人公开宣布要经过考核招募属于古文学派中他们四人的门生,当然,如果真的有特别优秀的,直接收为弟子也不是不可能。

消息传出,整个雒阳为之震动,大量太学士子不顾一切的奔赴四人府邸中拜访,求去见一面的机会,只为得到他们的认同,从而成为门生,或者说万一运气特别好被看重,就能直接成为弟子了!

何其美妙的一切!

于是数日间,卢植等人的府门口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几乎将一整条街的路都给堵死了,水泄不通。

而今文学派那六大家族的门口则是门可罗雀,只有小猫两三只窜到他们府中拜访询问。

就算如此,愿意拜师的人也是少只有少,直到桓典和张喜绷不住了,也对外宣布要招收门生弟子的时候,才有稍微多一点点的人前来询问。

两边的对比实在是太过于惨烈,以至于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到今文学派相对于古文学派的巨大弱势。

时代真的已经变了,而且,变不回来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欧阳尚书》是死的,你是活的

在这场风波之中,古文学派之中最受欢迎的显然是卢植。

因为卢植本身的太尉职位,还有刘备那个大将军的职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很多人都想和刘备做师兄弟,走上做官的捷径,他们都知道和刘备做师兄弟对于仕途来说是多么优越的条件。

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雒阳的士子们还记得当初卢植招收门生弟子的时候那超高的淘汰率,再加上桓典等人还派人散播什么卢植对门生见死不救之类的谣言,于是才稍稍止住了一些想要投入卢植门下的人的步伐。

可尽管如此,他们就算不选择卢植,也不会去选择今文学派。

事已至此,还愿意投入今文学派门下的,不是奇葩,就是奇葩中的奇葩,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不会去做奇葩的事情。

所以士人们已经用脚投票,投了今文学派的死刑,投了古文学派的光辉未来。

但是今文学派还是不愿意认输,在小天子刘协名义上主持的经典会议中拼命驳斥,拼命反扑,甚至不惜用玉石俱焚的招数来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