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1 / 2)

玄德 御炎 1261 字 4个月前

皇甫嵩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无比的珍视,接到任命之后,立刻开始准备,对当前局势进行分析,收集情报之类的,对于将要面对的局面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了,并州“匪患”是个很大的坑。

那绵延不绝的庞大山脉之中,藏着的山匪少说也有三四十万人,就算不是统一指挥,单对单消灭他们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更别说对方有熟悉地形的主场优势,而他没有,大军进入山区,看上去威风凛凛,但是山匪们往深山老林子里一钻,大军就是两眼一抹黑。

怎么打?

找不到人,怎么打?

这场仗不好打,很不好打,甚至有很大的可能要翻车,但是这个坑不管多大,他都要往里跳,他别无选择。

这个机会要是错过了,他就完了。

皇甫嵩带着一份担忧和九分无奈,纵身一跃,放弃了治疗。

于是在刘宏召见皇甫嵩商讨军机的时候,皇甫嵩提出了不少意见,包括但不限于军队数量不能少于五万,还要有相当部分的骑兵之类的。

对此,涉及到大用兵和用很多钱的事情,刘宏非常不愉快。

他又一次想起了远在凉州都不忘记给自己搞钱的刘备,顿时觉得看眼前的皇甫嵩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讨厌。

一个两个只为了自己建功立业而考虑,根本不为他要花多少钱考虑,等他们建功立业了,作为皇帝,刘宏还要给他们更多的赏赐!

事儿都是他们搞出来,匪患也是他们搞出来的,现在花着我的钱,立着他们的功劳,完了还要我给他们赏赐,这天底下还有道理可以说吗?

刘宏气的不轻。

但是没办法,那群该死的贼匪都已经打到河东郡和河内郡了,再不遏制他们,估计雒阳都要危险了,届时,他屁股下面这张位置恐怕也要不稳了。

尚书台稍微核算了一下军费,让刘宏知道这一战自己预计要花多少钱,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刘宏觉得自己的心在一抽一抽的疼。

这仗能打下去?

最后还是赵忠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提出,并州还有一支力量可以为朝廷所用,那就是王庭南迁至太原郡兹氏县的南匈奴。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南匈奴造反

南匈奴原先的驻地在西河郡的美稷县,在并州稍微靠北一些的地方。

原先美稷县还算是不错的一块地方,气候适宜,水草丰美,但是近些年美稷县的气候越发不是人能忍受的,南匈奴无法忍受,日子过不下去了,于是向雒阳朝廷请求南迁。

他们的请求得到准许,被朝廷南迁到了太原郡兹氏县附近,就此安居下来。

他们的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朝廷伸出了援手,现在不正是他们报恩的时候吗?

赵忠认为,利用他们参与作战,不仅可以少用兵力,还能以各种理由削减赏赐,总比直接调动更多需要大额赏赐的三河骑士要好。

三河人被骗多了,学精了,不好骗了,可南匈奴傻了吧唧的,好骗。

刘宏想了想,觉得赵忠所言有理。

于是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刘宏给了皇甫嵩调动南匈奴骑兵的权限,又下诏给南匈奴单于羌渠,命令羌渠准备好至少一万名南匈奴骑兵听候皇甫嵩的调遣,准备和皇甫嵩一起讨伐并州山匪。

南匈奴产于羌渠对雒阳朝廷还是比较恭顺的,虽然小偷小摸小摩擦没少搞,但大体上还是安稳的,比较听话的,属于鸽派领袖。

整个南匈奴也因为长久听从雒阳朝廷的命令,整体而言,对雒阳朝廷是比较恭顺的。

所以得知雒阳朝廷的命令之后,羌渠便下令让南匈奴左贤王征发兵马,听候皇甫嵩的差遣。

南匈奴的领导层大部分还是被汉帝国给喂饱了的,有好处拿,他们也愿意出点力。

可关键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一个南匈奴部众都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种对他们来说收获不大的事情的。

而且现任单于羌渠对于整个南匈奴部众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具备魅力和威信的领导人,有什么好处他都率先想到他自己,而不喜欢和部众分享,所以部众对他多有怨言。

之前,雒阳朝廷也曾征发南匈奴骑兵作战,造成南匈奴骑兵的大量损失,且赏赐也没给到位,信誉不太好。

于是这一次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南匈奴部众们很快就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又要被雒阳朝廷坑到死。

怀疑的声音一旦出现,就开始有很多人不愿意响应号召,不愿意被征发作战,但是雒阳朝廷的召令和单于的命令如果不遵守,就是叛逆之罪,是要流血的。

再加上大家伙儿对羌渠这个单于的不满也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所以,干脆点,造反吧。

于是皇甫嵩这边甚至还没有准备好兵力出发,那边南匈奴某个部落已经率先举起了反旗,表明态度不愿意响应羌渠的号召,不愿意跟随左贤王作战,他们不要为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