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1 / 2)

玄德 御炎 1419 字 4个月前

一个农业生产稳固且发达的地区,经济必然稳固,经济基本盘稳固了,政治也就能够稳定下来,社会环境就会从动荡转为稳定。

所以以汉阳郡为中心,凉州的基本局势开始以相当的速度走向了缓和,从大乱到大治的道路,似乎并没有那么的遥远。

但是与此同时,整个大汉天下并不安稳。

时间进入了中平四年,二月,刘备出发开始巡视整个凉州的时候,荥阳郡爆发了起义,义军开始声势浩大,攻打中牟,成功斩杀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业,声势渐盛。

但是因为荥阳郡距离雒阳太近,雒阳朝廷很快做出反应。

这一次,刘备不在,雒阳朝廷也并不缺乏合适的人选。

比如成功升任骠骑将军的张温,或者是已经返回雒阳的卢植。

卢植去年就已经成功返回雒阳升任太尉、并且录尚书事,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宰辅,和袁隗共同秉政,声威一时无两,隐隐有超过袁隗成为古文学派二号话事人的趋势。

这一次,卢植还是老样子主动上表请求出战,但今文学派官员、将作大匠黄琬上表声称卢植身份尊贵,已经不再适合领兵出征,建议另派人选。

黄琬推荐回京之后一直都在赋闲的皇甫嵩,希望朝廷再给皇甫嵩一次机会。

刘宏当然不愿意让卢植再次出击,他想要把卢植留在雒阳,但是对皇甫嵩又实在没什么好感,于是本来打算让张温再次出战。

张让却在此时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举荐了之前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大将军何进。

“卢植、张温都有了很大的战功,再次获胜,朝廷在赏赐方面就多有不便了,大将军何进则不然,他缺少战功,素来为人低调,一直都不能真正展现大将军的威严和地位,此时此刻正是追求军功的时候,陛下为何不委任何进主导此战呢?”

刘宏一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下令,令大将军何进统兵平复叛乱。

何进非常开心,感谢了张让,然后给张让送去了感谢他成功办事的“尾款”,接着便点兵点将准备出击。

这一次何进不仅是自己出击,也喊上了正在担任河南尹的弟弟何苗,兄弟俩一起出击,靠着中央汉军的强悍和义军的经验不足、组织混乱,只用一个月就平定了叛乱,将叛乱者悉数斩杀,获得胜利。

获得军功的何进声威大震,一时间成为了雒阳头版头条上的风云人物。

趁此机会,何进彰显了自己作为大将军的权势,又通过张让的运作和建议,使得他的弟弟何苗被朝廷任命为卫将军。

张让这么搞,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何进本来就是宦官集团的一份子,他的弟弟何苗也是,而骠骑将军张温也是宦官集团的一份子,现在大汉四个最重要的军职,三个都是宦官集团的人,成功把持了中央军权,岂不美哉?

第二百九十五章 今文学派的军事突破

卢植是古文学派的战神,皇甫嵩背靠今文学派,这两个学派任何一个成为重号将军染指军权都不是张让愿意看到的事情。

同样的,刘宏也不是很愿意看到他们染指军权,所以答应了张让的建议,让宦官集团的势力在汉军军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

面对这种情况,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都很不愿意看到,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

他们不是没有过机会,皇甫嵩当时带着七八万的军队讨伐凉州叛军,何等威势?

可是他没把握住机会。

今文学派始终不能染指军权。

古文学派也差不多,卢植原先也是带兵,还有一州军权,现在则在雒阳城里从事政治工作,看上去权势滔天,但是并不能威胁到宦官集团的利益。

唯一有点能耐的刘备还在凉州做凉州牧,能力有,兵权也有,奈何不在雒阳。

雒阳的兵权,是完全被宦官集团把持了,不仅如此,张让还身兼尚书令一职,利用自己靠近皇帝的优势,竟然能与袁隗、卢植在尚书台内分庭抗礼,袁隗和卢植不能压制张让。

大家稍微一总结,愕然发现这些年来,宦官集团居然不声不响的把自己的权力扩张到了这个范围。

他们不仅染指行政权,还对司法权进行了侵略,掌控了中央军权不说,还有自己的财政力量,俨然成为了一个完全体的内部小朝廷。

刘宏哪怕只依靠这个内部小朝廷都能完成一段时间的行政过渡,外部大朝廷不知不觉间竟然被侵夺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

这引起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一致的不满。

但是当前这个局势下,他们想要重新和过去一样合作对抗宦官集团已经不可能了,双方的仇怨已经不可扭转,古文学派卯足了劲儿想要向《仪礼》发起冲击,今文学派也是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要把《左氏春秋》给击垮。

他们彼此不能调和矛盾,面对宦官集团的步步蚕食,颇有些进退失据的感觉。

今文学派就不说了,灵魂人物杨赐死后,他的儿子杨彪需要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