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1 / 2)

玄德 御炎 1222 字 4个月前

是有什么精妙的军事安排吗?

还是说,这是养寇自重的行为?

亦或是和城内的太平道贼人达成了神么不可告人的协议?

围而不攻,的确损失比较小,但是两万人的军队,还有战马,还有两倍多的辅兵与运粮民夫,人吃马嚼,一天消耗的粮秣都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卢植那么善战,为什么不尽快结束战斗给朝廷节省钱粮呢?

问题很大,问题很大啊!

一些杨氏故吏出身的官员据此上表给皇帝,要求催促卢植赶快攻打巨鹿县城,消灭被包围的黄巾贼,然后尽快扫荡冀州,结束这场战斗。

如果卢植不听命令,那就说明卢植的确有异心,赶快换掉!

如此上表的人不少,声势造的挺大,不属于古文学派的官员们开始蠢蠢欲动,敏锐的察觉到这是杨赐准备掀起新一轮的针对古文学派的斗争。

东园关于雒阳太平道的调查在最近这段时间颇有点不温不火的趋势,据说是因为皇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战事上,无暇他顾。

加上中常侍之一的宦官吕强力推出来的军事代理人皇甫嵩战绩不佳,素来和吕强关系不好且有冲突的张让、赵忠等人似乎是找到了扳倒吕强的机会,正在忙着内斗,所以东园的行动懈怠了一些。

但是这场斗争又怎么能停下呢?

皇帝关注战争,宦官们也在围绕着战争进行内斗,那我们今文学派怎么能不帮帮场子呢?

这晋西北,它就应该乱成一锅粥!

四月二十一日,太尉杨赐上表给皇帝刘宏,上表的大意是希望皇帝立刻要求卢植马上就进攻巨鹿城,还要限期拿下,不能容忍卢植继续围而不攻了。

杨赐认为卢植围而不攻的行为是十分恶劣的,不仅在白白消耗朝廷的钱粮,更有为自己谋私利的可能,甚至还可能和太平道贼人达成了某种协议。

据此,杨赐将问题引申到了太平道贼人在雒阳的行动与刘宏遇刺案件,他认为这三件事情可能有某种十分隐秘的联系,如果卢植继续下去,他建议朝廷拿下卢植,带回雒阳问罪!

真的,瞎子都看得出来杨赐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对于一个领兵在外的将领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政治控诉,甚至可能关系到卢植的政治生命,乃至于他本人的生命。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第一百五十四章 猜忌之心

得知杨赐对卢植的指控,古文学派群情激愤,大量上表做出反应。

博士、侍中郑玄立刻上表,驳斥杨赐的表奏,认为杨赐这是纯粹的污蔑,是十分丑陋的行为,大将领兵出征,朝廷正是应该全力支持的时候,而不是在背后中伤他人。

郑玄认为杨赐的行为非常恶劣,不是三公应该去做的事情。

司徒袁隗的行为就更加直接了,因为他扶持的军事代理人董卓也在卢植军中,卢植倒霉,董卓也讨不到好,于是他全力反驳杨赐,更进一步表示€€€€

按照惯例,天下发生民变,你这个太尉是不是应该引咎辞职了?

这招非常精准的打在了杨赐的七寸上,使得杨赐瞬间破防。

杨赐大怒之下立刻撰写表奏对袁隗进行驳斥,痛骂袁隗的同时,也表示自己早就对太平道怀有担忧,多次上表朝廷,这是公认的事实。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我对这件事情怀有忧虑并且上表的时候,你们还在醉生梦死呢!这难道是我的问题吗?

就算要罢免三公,也不应该罢免早就有提议的我,而应该罢免一事无成的袁隗!

杨赐反戈一击,直接说明自己好歹还对太平道有过怀疑,而你这个司徒却对太平道毫无关注,老家汝南郡冒出来那么一大股黄巾贼你都当没看到?

要不是汝南太守能干,我现在就等着吃你家人的席了!

袁司徒,你很有问题啊!

就该让东园来查查!

于是袁隗也难得的破防了,在自己家里对着杨赐一顿祖安输出,平复情绪之后,继续撰写表奏回击杨赐,非要皇帝罢了他的太尉不可。

杨赐也不甘示弱,继续攻击袁隗,非要皇帝罢了他的司徒不可。

两人你来我往,战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袁隗骂杨赐无能,杨赐骂袁隗通敌,两人卯足了劲儿出动各自的政治势力,一场大战酣畅淋漓。

但是该说不说,三公的确是东汉朝堂上的政治花瓶,专门为皇帝背锅的存在,一旦有啥天地异象或者民变之类的,率先倒霉的都是三公€€€€以太尉为首开始倒霉。

不过杨赐和袁隗本身都是录尚书事的三公,是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重要人物,地位崇高,权力很大。

这俗话也说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想要无伤解决这次争端,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刚刚担任司空不久的张温被罢免了。

张温:???

司空张温,南阳人,颇有军功,不过早年受到曹操的祖父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