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玄德 御炎 1266 字 4个月前

“吾辈行事,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标准,自重自尊,自强不息,则天下无人可轻视吾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辈小人,不可轻之!今文旧贵,安敢高高在上!”

刘备在那段时间里完全就是一个年轻人的话题领袖、精神导师一般的存在,地位还相当高,话语权也相当重,他的一句话就能引起年轻士子们的广泛传播,甚至是传抄。

于是,雒阳纸贵。

在古文学派上层领导者们全部投入政治斗争无暇他顾的时候,几乎就是刘备一身肩负着凝聚人心、组织队伍的职责。

他没有刻意彰显他未来阀阅之家领军人物的身份,而是把自己放在了和年轻士人们一样的位置上,不曾有丝毫的架子。

他深入他们之中,与他们亲切的交流、讲谈,以自身的成就为底气,广泛获取人望。

他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在那段时间内体现的淋漓尽致。

聚集在雒阳城内和太学中的古文学派士子除了听各自的老师的授课,基本上都参加过刘备的组织的社交聚会,听刘备发表过演说。

他们都认识刘备那张脸,熟悉刘备说话的声音,所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刘备这个风云人物。

刘备那抑扬顿挫的语气与充满爆发力的热情演讲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刘备自己也是从底层一点一点爬上来的,完整的经历过庶民、豪强地主和普通士人和顶级士人四个阶段,与这四个阶层的人们都有往来和接触,所以他无比清楚这些人的所思所想。

这其中,刘备走的路线是团结下面三个阶层,与顶级阶层虚与委蛇的路线。

顶级阶层最为固化,加入进去需要绝强的天赋努力和莫大的机缘,没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且他们生来拥有很多,不缺什么东西,极难鼓动,极难团结。

但是下面三个阶层就有的说道了。

因为在社会鄙视链条上,他们都是成体系的被鄙视者。

虽然顶级社会圈子里也有鄙视链,但是那大多属于个人性质的鄙视链,并不普遍。

而下面三个阶层则有着普遍的鄙视链,普遍被上一个阶层成建制成规模的鄙视和压迫,并且在社会文化上形成了这种鄙视压迫的传统,非常牢固。

也因此,虽然古文学派规模庞大概念复杂,出身庶民、豪强地主和普通小士族的人都有,看起来极难团结,可是只要紧扣“逆袭”这个主题,就能找到团结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或者说,百万人里才能出现一个的成功逆袭者刘备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本身。

刘备的存在,就是逆袭的最佳见证,是他们所有人共同的向往。

而当这个逆袭者本身开始向他们传授逆袭要诀和法门的时候,当这个逆袭者本身开始有意无意在要诀与法门里面掺私货的时候,私货也就变成了要诀和法门。

大汉不推崇个人努力,但是我刘备要说,个人努力不是没有意义的!

刘备本身很清楚,逆袭需要莫大的机缘和绝强的实力,绝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说通的,他也根本不打算能够说通。

但是值此时刻,他就是逆袭,逆袭就是他,他三言两语,就能让被狭窄的社会上升通道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三个阶层的人们亢奋、暴走。

而且刘备也观察到了,古文学派起势之后,上层领导者们都以极快的速度脱离了群众。

除了领袖郑玄出于某些政治目的和宣传目的还在广泛讲学,大部分领导者如卢植、服虔等人都有意无意的全身心投入了政治工作,开始钻研权术,而不是学术。

或者说,他们打一开始也没有深入群众的想法,只是在特殊时刻不得不深入群众,接纳群众。

事情结束了,好处到手了,就该切割了。

古文学派是经典传承家族以及各家年轻子弟和优秀的门生之间的结合体,与你们这些大老远跑来雒阳求学的土财主家的傻儿子有什么关系?

这些年轻士子甚至在高层眼里都不属于古文学派。

这给了刘备崛起的契机。

尤其在共情方面,刘备做得很好,雒阳城内的古文学派士子们无分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家里若有红白喜事,刘备有时间一定前来参加,没时间也会托人代表自己前来参加。

没有一个人被落下。

有些人在经济方面比较困难,刘备会用自己的财产予以资助。

有些人遇上了麻烦的官司,刘备也会作为古文学派的代表人物给他撑腰。

有些人有学术方面的困扰,刘备就像他的老师一样为他耐心讲解。

他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不被上层所重视的年轻士子们€€€€

我在看着你们。

你们的刘大哥正在看着你们。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少壮派领袖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况,以至于当时古文学派的上层领导人们在政治斗争时都需要通过刘备来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