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玄德 御炎 1296 字 4个月前

果不其然,曹操回家把这件事情私底下告诉了父亲,也就是当朝大司农曹嵩,曹嵩也感到异常惊喜。

他想着是不是该亲自登门拜谢,感谢刘备的大恩大德,结果为曹操所劝阻。

“玄德与我心照不宣,互相扶持,此事自己人知道便可,暂时不宜对外声张,以免引得他人对玄德有看法。”

曹操是在认真的为刘备做考虑。

曹嵩听后连连点头,认为曹操说得有道理,于是闭口不言,只是把喜悦藏在心里,不想给刘备招惹什么麻烦。

正如曹操所说,有些东西,是曹氏家族用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

他们就算把这些年家族积攒的巨额财富送给那些高门士族,也根本换不来他们的另眼相待,反而会被他们当作是理所当然,就像是打发一条狗一样的打发掉他们。

士人拥有的东西太多,很多东西他们都不缺,并且胃口极大,甚至觉得天下间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该属于他们,本来就属于他们。

投入产出比低的可怜。

曹嵩自己也不知道曹氏该怎么把路继续走下去。

结果就在一片迷茫之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刘备这个气运之子爆发了,曹氏跟着一起“鸡犬升天”了。

刘备二话不说,直接许诺了曹昂一个未来,这份恩情,不是用钱财可以衡量的。

所以,作为当朝高官,曹嵩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有机会回报刘备对曹氏家族的恩情的。

以后但凡是遇到和刘备有关系的公务,必然大开方便之门,要什么给什么,绝不吃拿卡要,竭力相助他创下功绩,并且登上高位。

往后,曹氏家族下一代的富贵和脱离泥潭,可能就要靠他了。

曹操和曹嵩感到高兴,刘备未尝不感到高兴。

为这场极为激烈的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间的死斗冲锋陷阵、不惜性命,还是有好处的,好处还特别大。

在古文学派方兴未艾之际立下如此大功,直接被许诺未来高门士族之位!

而这些日子的经历,也让刘备意识到了为什么袁氏能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强烈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彼此都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如此整个大团体才有好处,大团体有了好处,里头的小个体才更有好处。

而且一个掌握官学性质的家传经典的阀阅之家所能撬动的政治资源是难以想象的。

至少,这个家族有能量推动门生弟子当官,在学术和政治上,在舆论场上,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跟着我学习,为我办事,为我卖命,我就能让你做官,我就能让你大富大贵,且家族的传承稳定性也大大提升。

这样的政治资源,谁人不心动?

处在社会鄙视链的顶层,刘备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样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别的不说,甄俨已经起身返回无极县,准备把这个消息带回家中,让家人知道他们家又有兴盛的希望了,并且准备推动家族全面投靠涿郡涿县刘氏,和刘备深度绑定。

曹操家就不要说了,整个曹氏家族三代人的悲愿即将在下一代人身上得到实现,他们显然已经决定紧密和刘备合作,甚至于在这个合作的状态中,刘备还隐隐处于主导地位。

除了曹氏、甄氏,还有好几个古文经学派当中素来与刘备有着不错交情的三流士族出身的子弟也得到了刘备的许诺。

他们各个家族的优秀核心子弟将会成为刘备的弟子,跟随他学习《左氏春秋》,并将得到他在政治上的扶持,跟着他一起向上。

有了如此的承诺,这些家族必然会发挥家族的力量,在刘备身后作为他的后盾,给他提供足够的动力,竭力相助他登上高位,为此不惜代价。

刘备在选择纳入自家势力范围当中的家族时,也会考虑这些家族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实力,不会随随便便任何一个家族都能入他的圈子,那就显得自己的资源太廉价了。

要加钱!

虽然说他最终的目标并不是打造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家族实体,但是他需要摆出这样的姿态,聚拢能够为他所用的力量,以便于他在之后冲击未曾设想的道路。

他需要这样的势力。

当然,刘备当前最大的依仗并不是他尚未成型的家族势力圈子,而是皇帝刘宏。

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刘备得到了刘宏的信任,这一点至关重要。

刘宏才是那个能够给予他高位的人,而他自己的势力是巩固高位的存在。

要是不能得到刘宏的信任和任命,就算学术地位很高,也得不到政治地位,这就是很多家族门生众多却没什么政治地位的原因。

刘备从来也不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单纯的士人,这只是他达成最终目的的垫脚石而已,他需要这个地位撬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