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玄德 御炎 1122 字 4个月前

只要给钱,这就是你的了。

论灌鸡汤,刘备不觉得自己比那些七老八十的老狐狸们要差到什么地方去,必要情况下,他甚至能批量生产浓汤宝,兑出来的鸡汤浓郁鲜香,任谁喝了都要说声好。

反正心灵鸡汤这档子事儿贯穿中华五千年,从来都没有失去过市场。

因为永远有人年轻。

事实上,比刘备大了二十多岁的郭鸿是没有看透刘备的所为的。

得知刘备升官,他只是感叹刘备的勇猛和他的好运气,还有他作为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刘备地位也低,提拔起来也容易,换做他,继续往上可不就是三公九卿吗?

三公九卿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还有刘宏横在中间问他要钱,想要做三公九卿,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思来想去,郭鸿觉得自己可能还需要熬一阵子,并且等待着陈耽、袁绍等人那预料之中的回报。

他却不知道此时此刻,袁绍倒是还好,正在享受声望提升带来的改变,而陈耽却始终不能完全打消心中的疑惑。

刘备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完全站在士人的立场上吗?

那个请求,如果算上刘备的丈人,那么他的解释的确天衣无缝。

可是陈耽心中那隐隐约约的怪异感又是怎么回事呢?

纵横官场那么多年,陈耽觉得自己的直觉还算是比较准的,比如他知道宦官背后的皇帝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未来一定会寻个机会与自己为难,逼自己退位。

这不要紧,不能录尚书事的三公之位不值得可惜,相反,扳倒另外两名三公、击败宦官的政治威望足以让他和他的家族享用不尽。

大不了献祭自己,为后代铺路,为家族铺路。

这是很划算的买卖。

不过,如果不是刘备抢了先,补偿二十六个郡守的提案应该是由他来提出的。

对的,刘备提出的提案,陈耽也想到了,并且打算在这次事件结束之后悄悄进宫,然后把这个事情和刘宏说一下。

由他来提出,由他来得到最大的好处,由他逃离皇帝的审判,至于其他的年轻人……

年轻人,就该多历练历练,感受一下社会的险恶之处,不是吗?

可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却和他设想的不一样。

刘备捷足先登了。

还是当着他的面捷足先登的。

就那么光明正大的把这个一模一样的提案给提了出来,以至于陈耽一度觉得刘备是不是有读心术,能够看穿人心。

否则他怎么能提出和自己一样的建议?

陈耽理所当然的怀疑,但是限于刘备的年龄和政治资历,陈耽实在无法将一个老谋深算的阴谋家和刘备那伟光正的人设重合在一起。

很违和。

一个学术水平优秀的辩经达人,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怎么会有如此深沉的政治谋划?

这不科学。

思来想去,他也没有其他的直接证据,只能把这份疑惑压在心底,开始为家族铺路,为自己谋划后路,以期尽量避免宦官们的秋后算账。

至少,不能丢了性命吧?

第七十三章 而你的上限,我暂时还看不到

这次事件中,刘备毫无成为了最大的胜利者之一。

他的名望提升,职位提升,权力提升,终于开始不再是跑腿小弟和抄写员,而是开始接触到真正处理国家政务的过程,名正言顺的参与其中。

至于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个最大受益者袁绍来说,刘备地位的提升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兴高采烈地举办宴会庆祝刘备升官,在宴会上频频敬酒,称赞刘备,夸奖刘备,俨然有成为大汉第一刘备吹的迹象。

至于那个拒绝了参与此事的袁术,现在正在无能狂怒之中。

虽然袁绍碍于家族颜面没有对袁术进行什么公开处刑,但是许攸很明白袁绍的心理,多次在宴会上提及了这件事情。

然后袁绍假装大度斥责许攸,当中解释说【舍弟】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没有参加,大家千万不要责怪他。

于是袁绍又得了一个【贤良兄长】的美名。

这可给袁术气坏了,在屋子里又摔又砸还打人,见谁不爽一顿痛揍,整个人就跟吃了火药一样,一点就着。

于是暂时没什么人敢于接近袁术了。

袁术所遭遇的这一切当然和刘备没什么关系。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刘备频繁出入雒阳城内不少高门士族的府邸,经过袁绍的引荐认识了不少人,和不少家族混了个脸熟,算得上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和这些家族往来的同时,刘备也通过曹操的关系结识了曹操的家人,成为了为数不多正式拜访曹家的士人,为曹家所热烈欢迎。

曹操的父亲、大司农曹嵩亲自出面接待刘备,向他表示友善,并且希望刘备可以多多和曹操亲近亲近,不要生分了。

而且……

曹操有什么能帮得上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