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玄德 御炎 1122 字 4个月前

有趣。

袁绍认为我也是四海豪杰之一?

刘备这样一想,心里顿时愉悦了起来。

但是话又说回来,袁绍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安稳分子,或者说整个汝南袁氏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光一个秘密结交党人,在眼下党锢时期就是能够问罪乃至于论死的事情,不过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比较牛逼,宦官集团无法把他们一网打尽就是了。

但这并不代表宦官不想弄死袁氏,正如袁氏也非常想要弄死宦官一样。

卢植曾对刘备说过,袁氏家族虽然一度因为和宦官妥协而受到诟病,但是眼看着宦官日渐强大、成熟,皇权在他们的操控下越发的得心应手,袁氏也感到忧虑。

所以卢植揣测,袁氏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动作,但是根据他们私底下的行动来判断,一定是所图不小的。

他们,或许想要成就当年窦武、陈蕃阴差阳错之下未能完成的伟业。

当年刘宏即位之初,宦官势大,以至于窦氏外戚和以陈蕃为首的部分士人试图联合起来废掉宦官,把宦官全部屠杀殆尽。

但是因为有人泄密以及一系列的阴差阳错,他们没有成功,反而导致外戚和士人的力量被代持皇权的宦官清洗,惨遭反杀,直接引发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刘备顿时感觉一切豁然开朗。

袁绍,或者说袁氏家族,这群家伙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刘备想了想自己所知道的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试图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讯息。

然后,他真的获得了一些有用的讯息,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很简单,这群家伙的政治立场就是反宦官,或者说,是想要达成士人专政。

第三十六章 这未尝不是一种pua

党锢之祸的大环境之下,今古文之争其实属于士人阶层的内部矛盾,而宦官专政才是当下的雒阳朝廷的主要矛盾。

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今古文之争尚且能算是朝堂上的主要矛盾,但是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一切都变得和那个时候不一样了。

联想起之前卢植【水太深】的表态和现在袁氏这等顶级阀阅家族对自己的态度,刘备很轻易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但是对于袁氏,刘备总结觉得这帮家伙之所以暗中行动,还有更深一层次的图谋。

东汉中后期以来,皇帝和皇权是分离开来的两个概念,宦官可以掌握皇权,外戚也能掌握皇权,只要实力强大,谁都能掌握皇权。

既然如此……

我袁氏,天下仲姓,四世三公,累世豪门,贵不可言,为何不能一问权力之巅?

而若要问鼎权力之巅,只靠袁氏一门,和他们的门生故吏,多少还是有点不足的。

尊崇袁氏的说一声门生故吏遍天下,但是天下之大,如何只有袁氏这一门势力?

袁氏若是觉得只靠自己就能掌控大汉天下,未免有点太过于小瞧天下人了。

宦官为了掌控皇权,把持了鸿都门学,利用鸿都门学扩张势力,挤压士人政治的生存空间。

外戚为了掌控皇权,不仅善用本家人,也会在一定意义上和士人合作,换取士人的支持。

那么士人若要掌控皇权,便也需要和更多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合作,以换取互相之间的谅解。

说不定,袁氏家族已经在为未来袁氏执政的大汉新体制在进行前期铺垫了。

这样一来,此时此刻袁绍主动的邀请,便有些不一样的意味了。

怀着如此的想法,刘备想了想自己来到雒阳之后的种种行为,意识到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名士了。

站在你面前的是€€€€

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古文经学派的后起之秀,古文经学派的辩经达人,古文经学派大佬卢植的亲传弟子、未来的衣钵继承人!

刘玄德!

这样的身份,显然已经超越了刘备原本的出身,没有人在意他原本织席贩履的贫穷出身,更在意的是他如今在古文经学派的地位。

作为大佬卢植最重要的亲传弟子,尤其在他树立了诗人的人设之后,不仅在严肃的学术方面取得了成就,还在业余爱好上引领了雒阳的风潮,这必然会吸引大量的眼球。

袁绍这种想要搞事情的人物注意到刘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从这件事情之中,刘备也注意到了一些对自己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之后,刘备在自己的书房研读兵书,读卢植为他做好的读书笔记,约辰时四刻左右,家中仆人送来拜帖,说昨天晚上来的那位又到了。

毫无疑问,是曹操。

于是刘备换上了外出用的衣服,整顿了一下衣冠,便出了门。

门口,曹操站在马车外面笑吟吟的看着他,见他来了,便行了简单的礼节,算是问好。

“刘君,昨夜可曾安寝?”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