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1 / 2)

一品丹仙 八宝饭 1444 字 6个月前

至于金无幻和庸直两位,则继续在方池中奔跑。

金无幻满头大汉,东跑一会儿西跑一会儿,左右不过五六丈的范围之内,如同没头的苍蝇一般乱撞,脸色明显憔悴,汗水蒸腾,如一条笔直云柱,向着上方升腾散发。

庸直则甩开膀子,目光坚毅且绝不斜视,紧盯着前方,在原地大步飞奔,但吴升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方池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他们两位永远不知疲倦。不知疲倦却不意味着不会疲倦,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吴升都会把他们拎出铁门外,做梦也好,反思也罢,总之将他们的奇怪修行中止,而且还不敢让他们单独留在里面。

上一次吴升出去办了点小事,回来晚了一天,这两位就倒在方池中了,哪怕口吐白沫还在保持着奔行的姿势,当真是触目惊心。

将铁门关闭后,庸直和金无幻果然虚脱,无力的趺坐于门前,进入了半睡半醒的调息状态,可以预见的是,这两位醒过来后,必然要交流他们做梦的经验。

从井底出来,上到燕湖山庄坐定,看了几份钟离英转来的文书,主要是其他学舍送来的通缉协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

学舍就是这样,有大案时忙得不分昼夜,没有的时候又闲得蛋疼。当然,身为有追求的修士,大抵是不会清闲的,没事的时候努力增长修为,时间会过得很快。

在这些文书的下面,夹着一份崔明送来的家书,吴升翻看之后不觉皱眉。

崔明说,城父的太子建派人前来扬州,向他打听费无忌强买燕落山封邑之事,崔明轻描淡写的将此人打发过去了,只说曾经有过商谈,费氏欲置换封邑,以此作为费宏成亲后的供养,但因费宏之死,最终没有谈成,至于强买一说,并不成立。

崔明来信的目的,是要和吴升串供,以防太子从燕落山这边着手。

他提醒吴升,太子虽为太子,但论权势,远远不如费无忌,让吴升不要回答错了,以免惹祸上身。他还预言,不久的将来,费无忌和太子之间,势必爆发一场足以颠覆现有朝政格局的朝争,太子形势危急。

因此,在这封书信中,崔明试探着询问吴升,如果咬一咬牙,将燕落山送给费无忌,争取攀附上去,是否可行。

看罢,吴升对崔明的眼光还是颇为赞赏的,身处地方之远,却能看到庙堂之高,这份敏锐性,充分表明齐国大族崔氏的家教是当真了不起。

于是吴升给崔明回了一封信,告诉他,谁都不要选,而且应该考虑将扬州的财产和家人逐渐转移到燕落山来。

扬州将会经历战乱,满目疮痍,可以早一点筹谋,争取用十年时间将燕落山构筑成一个坚固的安全屋。

勿谓言之不预——吴升在书信末尾如是说。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冬雷

崔明还是很听得进劝谏的,一方面源于他自小生长在齐国大族崔氏,耳濡目染,对庙堂上的争斗比较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吴升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信任,身为学宫行走,或许会有一些他不知道来源的消息。

而且他本人就是因为庙堂争斗而被迫流亡的人,当然知道其中的残酷性。

因此,他既没有投向太子,也没有再试图靠近费氏。但吴升让他构筑一个安全屋的建议,却被他打了折扣。他没有把家眷搬到燕落山来,而是送到了扬州东北的鹿鸣泽。

吴升觉得这么做也可以,相当于纳入学宫的保护之中,无论将来会发生什么,应该没人敢公然向学宫挑衅。

但如果只是迁往鹿鸣泽的话,不必那么着急。

崔明特意来了一次燕落山,和吴升探讨时局,他问吴升:“你认为扬州会成为战场吗?太子虽镇城父,但和整个大楚相比,兵力处于劣势,最多让费氏投鼠忌器。而费氏想要讨伐太子,似乎也没有名目,太子并无过错,国人不会答应的。我以为双方争斗应该是在庙堂上,就看王上会不会召回太子。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打起来,战场也应当在郢都或者城父吧,和扬州有什么相干呢?”

吴升也敞开了谈:“就算双方不动刀兵,但父子反目,必为他人所乘。我听说国有内忧,必引外患,楚人四面树敌,强食者环列而虎视眈眈,不趁其病时而进,等着楚人恢复元气么?”

崔明点头赞道:“原来你也听说过我们齐国先君的话?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说的是先君行事匆忙失礼,在外用饭时忘了列鼎,不是有了内忧,就是有了外患。你的解释更进一步,因内忧而必引外患,更妙!”

吴升道:“妙不妙的再说吧,总之搬去了鹿鸣泽后,可以考虑在那里筑堡,多招募一些门客锐士,平日里多储备些粮食,这叫有备而无患。我可以给你授权,让钟离英全力配合你,燕落山的钱粮应该足以支持你筑堡了。”

崔明问:“你以为,最有可能趁乱而入的是谁?”

吴升道:“还用问吗?楚人眼下最大的敌人就是吴国。”

崔明道:“可令尹囊瓦、大司马薳越坐镇薳筮,兵车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