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章(1 / 1)

换成任何人,都没法做得这么顺利,可谁让是于谦呢!

他的师兄们都是地方出来的,官吏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而在军中,朱勇又是他的死党,有这位帮忙,想不顺利都不行。

凭着肃贪有功,于谦迅速跃升到五品,手握检查大权,俨然未来的新星。他不只是柳太师的弟子兼女婿,更是一位嫉恶如仇,替老百姓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

就连之前为了订婚,搞出来的举动,也成为了趣谈。

那件事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于谦是真的有钱,想要给他送礼,寻常数目是不行的或者说得干脆点,于谦就不是他们能贿赂的。

有这么个狠茬子坐镇都院,当官的日子绝对不比永乐朝好到哪里去。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朱高炽给他们提升了一些俸禄,而且头些年柳淳许诺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了,入朝为官,总算不用租房子住了,可以安心做点事情了。

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悉数上马,朱高炽使出浑身解数,要把大明朝变成一个工地。

国内热火朝天,朱高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毕竟人、钱、物,这三者的缺口,都要从海外补充,全都要看师父和老爹的本事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下得去手?

朱大胖很焦急此刻的柳淳和朱棣,已经到了马六甲,他们驻扎在了三宝村。

没错,就是朱和用自己小名命名的一个村子。

朱棣来到的第一天,就查看了位置,扼守海上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天然的海上“税卡”啊!

朱老四心情大好,“叫什么三宝村,太小了!直接改成三宝城算了!”

柳淳笑着瞧了瞧朱和,“听到没有,还不快快拜谢太上皇!”

这回轮到朱和为难了,他苦笑道:“那个太师澳洲那边还有个三宝城哩!”说完这话,他的老脸都能煎鸡蛋了。

处处拿自己的名字命名,也是没谁了。

朱棣沉吟片刻,突然大笑,“有功就该赏,这样吧,这块改名叫三宝港,就这么定了!”

太上皇真是体贴啊!

朱和激动的无以复加。

“奴婢拜谢太上皇对了,太上皇,太师,有个老者想要拜见太上皇,不知道能不能让他过来?”

朱棣知道三宝太监谨慎,这个老者一定有故事。

“他是什么人?”

“回太上皇,此老的祖辈是南明的人,据说还追随着陆秀夫来的!”

朱棣大惊,“这么说,他的祖上经历过崖山之战了?”

“嗯!他说祖上蹈海未死,被渔船搭救,他跟一些渔民不愿意给大元朝做臣子,就在南洋定居,算起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朱棣没有迟疑,笑呵呵道:“既然如此,那一定要见见了。”

柳淳也颔首道:“前朝遗民,自然是要见见。”

很快,有一个小老头来了。

他的身材短小,脸被晒得黑红,脑袋上的头发都没有几根了,嘴里的牙也掉了许多,年纪至少在八十以上。

不过小老头健步如飞,走进来之后,就趴在地上磕头。

他的口音有些怪异,不过不难懂。

“拜见大明天子,圣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哑然,“老先生,你果真是前朝遗民之后?”

老者一听,连忙道:“那还有假!不只是老汉,还有好多人哩!鞑子不把我们当人看,过不下去,都跑到了南洋可是到了南洋,这帮土人依旧欺负我们,弄得大家伙都不得不隐姓埋名,不敢说自己是汉人了。”

老者垂泪,柳淳突然灵机一动,有什么不敢的?明朝的身份很丢人吗?老子偏要发个霸气道的小护照!

第949章 多子才能多福

“老先生,这南洋的汉人,到底能有多少?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呢?”柳淳很好奇。

因为自从唐宋以来,海上丝路就比较繁荣,外面涌入的人员数以万计,以此类推,出海的汉人也不会少。

不然也不会孕育出,陈祖义、王直、郑一龙这些“海贼王”了!

既然汉人的力量不弱,在海外又怎么没有多少动静,总是处在弱势地位呢?

就没有想过,整合南洋汉人的力量,形成一个拳头?

不光是柳淳好奇,朱棣也十分好奇。

他们跟老者攀谈,聊了没有多大一会儿,君臣都了然了。

首先,南洋汉人分散各地,在任何一处,都很难形成优势。

这是明面上的,谁都知道。

假如汉人能联合起来,至少在一处或者几处,能形成优势,建立个国家,是不成问题的。

可为什么没有?

老者的介绍,透露出端倪。

他的祖籍是广州,在南洋的汉人中,他们不算最多,只能排在第三,在前面还有漳州,泉州……这些地方都是传统的侨乡,出海谋生的人员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