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1 / 2)

朱棣都不拿正眼看他,这个废物也敢跟自己谈用兵之道,真是活久见啊!

李景隆发觉自己被无视了,他只能转向柳淳。

“海国公,你在海上这么多年,见识比起很多旱鸭子要强多了,就别卖关子,赶快说吧!”

李景隆一听这话,高兴了。

没错,自己跟一个旱鸭子置什么气?

他咳嗽了两声,开始滔滔不绝,讲述起来……“南洋地形破碎,岛屿众多,即便是陆地,也相对狭小,而且因为河流山川相隔,造成版图分割,小国众多!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旱鸭子朱棣微微哼了一声,没什么稀奇的,早都知道。

李景隆清了清嗓子,继续又道:“南洋诸国的农业生产普遍集中在河口三角洲,还有近海平原地带,毕竟这里水热条件最好,产量也大……他们开发内陆的能力是非常弱的。”

“农业集中区,就是人口集中区,人口集中区,又是城市集中区……故此南洋诸国的核心城市,都在邻近海洋的区域,有的干脆就是港口城市!”

说到这里,朱棣的眼皮微微上挑,而朱高炽已经在搜寻沙盘,验证李景隆所说。

当他仔细对比,还真别说,十之七八都符合这个规律。

即便没有濒临海洋,距离也差不太多。

这个道理李景隆已经讲透了,近海农业发达,同时海上交通便利,方便集中物资,供应城市需求。这个规律也适用中原王朝,只不过中原面积太大,不能放在沿海,所以只有修建运河,才能解决京城海量人口的需要。

“弄清楚了南洋国家的条件之后,征服土地,设置州府,派遣官员……这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且后患无穷。”

“最好的办法!”

李景隆清了清嗓子,把声音提高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海上出击,攻破都城,破坏这些国家的中枢。然后我们在沿海设立据点,依靠据点,向内陆辐射。”

“南洋诸国的内陆,普遍掌握在部落土司手里,只要摆平了他么,就基本上控制了一个国家。所以经略南洋的核心不在土地,而在商业。”

李景隆侃侃而谈,当他说到这里,包括朱棣都瞪大了眼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这家伙的确有点东西啊!

原来过去经营南洋的思路都错了,怪不得迟迟不能把这些地方纳入版图呢?

李景隆越说越高兴,他从来没有如此满足过。

“想要掌控南洋,还要把握一个关键!”

“就是我们试图用商品征服这些国家,他们本国的力量会反对吗?”

这一次朱棣也开始思索起来。

能不反对吗?

谁愿意自己的财富流失,任人鱼肉呢?

李景隆终于笑了,“那些土司大族,坐拥大片土地的人,他们不会反对,这帮人需要用相对实惠的价格,获得精美的工业品,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至于是不是本国的,根本无所谓!”

听李景隆讲到了这里,柳淳突然抚掌笑了。

朱棣和朱高炽稍微迟疑,也跟着点头了,朱高炽更是恍然大悟,笑道:“师父主张摧毁世家地主,奥妙就在于此啊!如果这个士绅集团不解决掉,说不定有一天大明真的会落后于人……”

作为大明朝,经过柳淳的梳理,从上到下,都是畅通的。

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带动农业进步,利益能够顺畅向下传导,最终到达多数老百姓手里,虽然这个传导过程不尽公平合理,但是朝廷还能居中调解,大致让整个国家一起前进。

可是放在一个没有经过梳理的国家,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

就拿那些大地主大世家来说,他们凭什么自己割肉,去买本土昂贵又劣质的产品,凭什么让那些占据沿海城市的商贾集团获得利益。

想割他们的肉,休想!

这些大世家大地主往往会跟外来者勾结起来。

而失去广大农村的腹地,本土制造业也发展不起来,这时候一些商人也会选择和外来力量勾结,转变成买办集团……所谓的三座大山,就这么来了。

朱棣微微闭着眼睛,把其中的关键思索一遍,突然朗声大笑:“按照你所说,这些南洋列国的压力可是非比寻常啊!”

李景隆得意道:“太上皇你就放心吧,这些蕞尔小国,绝对逃不出大明的手掌心!”

朱棣欣然点头,“既然如此,那还废什么话,朕就等着横扫列国的好消息了。”

朱棣定了调子,伸着懒腰去休息了,这些日子徐皇后……呃不,应该是徐太后,她已经赶来了,朱棣自然要多多陪伴夫人了。

至于朱大胖,他也准备返回大明,去享受天子的待遇了。

柳家人也已经到了,准备跟柳淳一起出海……这个结果跟柳淳预想的很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能跑到海外,乐得逍遥。

可现在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他跟朱棣是跳出来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