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1 / 2)

柳淳摆手,“木公公,你误会的。我的意思是正道书院背后未必能查出什么东西来。但是和正道书院类似的学堂学社,肯定不在少数,其余诸如商会,会,行会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朝廷几乎一无所知。要知道如今报纸大行其道,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煽动一批人,制造一场乱子。”

柳淳顿了顿,“当下朝廷只有六部九卿,十三科道。我想请问木公公,这报纸应该归属哪个衙门管理?”

“这个”木恩想了想,“应该是礼部吧?”

“那礼部可有官员能管?”

木恩顿时咧嘴苦笑,礼部的配置,就是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勉强能负担接待外宾的事宜,就连会试科举也都是每三年一次,临时拼凑人员,才能承担起来。

让礼部管理多如牛毛的报纸,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目前还能增加编制的唯有锦衣卫和你的东厂啊!”

木恩吓得变色,忙道:“太傅可别这么说,奴婢就是天子的一条狗,暂时替皇爷看着东厂这一摊,无论如何,东厂也不是奴婢的。”

柳淳轻笑,“木公公有此见识就远比许多人强多了,陛下让你提督东厂,也是人尽其才。只不过往后东厂的事情要多起来,还请木公公留意这些行会学社,留意民间动向。毕竟如今的大明朝比原来可复杂多了。”

木恩听得眼睛冒光,作为一个身残志坚的厂公,他可不怕受累忙碌,相反,他可是一心一意,就想着揽权,别的事情,就算想在乎,也没那个本事了。所以大多数太监都是很纯粹的人,办事能力自然不弱。

“太傅大人这么说,奴婢唯有拼了这条老命,从今往后,东厂一定协助锦衣卫,好好办案子,尽忠职守。”

柳淳很满意木恩的态度,这帮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真不能怠慢了。自己荣升正一品,貌似也没什么值得大肆庆祝的,柳淳正打算去布置几件事情,木恩也告辞离开。

可就在这时候,大胖子朱高炽从外面跑了进来,额头上都是豆大的汗珠,脸上堆满了笑容。

“师父,师父大喜啊!”

柳淳一眼看到了他手里托着的圣旨,不是木恩刚刚送来了,怎么又来了?

“殿下,还有什么事情不成?”

朱高炽强忍着激动,“师父,父皇降旨,让师父总领百官,推行官制变革!”

这一句话,别说柳淳吓一跳,就连旁边的老太监木恩都懵了,什么?让柳淳总领百官,这玩笑开得有点大啊!

包括柳淳在内,都惊到了。

给他爵位,加太傅官衔,固然是位高权重,地位尊崇,但柳淳并不怎么意外,而且这种事情也有前例可寻。

不知道从哪一朝开始,官职和实际的职权就分开了。

比如说众所周知,唐朝的宰相其实只有三品,他们拥有自己的属官,执行宰相职责。至于那些品级更高的位置,只是作为虚衔,荣誉衔,除了能显示地位、多拿一点俸禄之外,并没有别的价值。

在大明朝也是一样,三公三孤,也是虚衔,到了最后,只是内阁膨胀,才会把这些虚衔加到大学士头上,确保他们能位压六部。

可即便膨胀之后的内阁,本质上还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不是真正的宰相。

这里面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以前的真正宰相是有自己衙门,拥有自己的属官,还有一颗大印,许多事情可以不经过皇帝批准,就直接落实。

可内阁不同,内阁并没有属官,他们行使权力是靠着“拟票”,也就是把自己的意见附上去,等候皇帝批准,皇帝点头了,内阁的票拟才能生效。

当然了,如果遇上了皇帝年幼,或者阁臣威望够高,首辅的权柄甚至能超过宰相,但这毕竟不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在大明朝的中枢框架之中,吏部尚书的地位非常重要。

早期的吏部尚书俨然百官之首,哪怕到了后期,强悍的天官也足以和阁臣掰手腕而不落下风。

说了这么一大堆,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朱棣的前后两道旨意,不但授予了柳淳正一品的太傅衔,还给了他统御百官的权力。

过了!

太过了!

哪怕汉唐的宰相也没有这个待遇啊!

“殿下,臣无论如何,也不能接旨!”

柳淳坚持不受,朱高炽也急了,“木公公,刚刚你来传旨,太傅可是接旨了?”

“接,接了!”

朱高炽笑嘻嘻道:“师父,你看,父皇不过是给太傅大人一点职务,您老人家就别推辞了。”

朱高炽笑得眼睛都没了,老爹这一手太高明了假如都是一道旨意下来,既给了太傅衔,又让柳淳总领百官,肯定不会答应的。

现在好了,两道旨意分开,接受起来就没有这么困难了,老爹的帝王术够自己学一辈子了。

“师父,能接第一道,就能接第二道,买一送一您总不能让弟子为难吧?”

柳淳翻了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