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1 / 2)

“陛下,臣迎接来迟,还请陛下见谅。”

朱棣毫不在乎,“咱们名为君臣,实则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的。”

“陛下厚爱,臣却不能不懂规矩。”柳淳不咸不淡说着,他太了解朱棣了,这家伙说得这么客气,一准是没安好心,多半是来打秋风了。

柳淳笑道:“陛下,礼记上说,抱孙不抱子,这个孩子该交给陛下才是啊!”

朱棣欣然伸手,把朱瞻基接过来。

用力掂了掂,很沉。再捏捏筋骨,很结实……朱棣满意了,“小孩子长得壮实,不错!你读书了吗?”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读了。”

“都读了什么?”

“读了蒙学的书,还看了三百千,读了师公的国富论,只是孙儿没有读懂,怕师公会骂我。”

朱棣哈哈大笑,“你才大多啊,比皇爷爷当年读的书多太多了,已经很不错了。你该学学弓马骑射,这才是男孩子要学的东西,皇爷爷让荣国公教你好不好?”

“好,孙儿很想骑大马。”

朱棣顺手,把朱瞻基塞给了身后的木恩,“你去,带着皇孙去见张玉,让他领着,去军营见识一番,快去吧!”

木恩连忙点头,抱着朱瞻基快步走了,小家伙迷迷糊糊的,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要带我走啊?

不是师公让我帮忙吗?师公……对不起啊!

可怜的朱瞻基哪里斗得过他皇爷爷啊!朱棣一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

“咱们君臣谈事情,小孩子就别掺和了。”

柳淳气得狂翻白眼,本来他想让朱瞻基当挡箭牌,现在被朱棣弄走了,摆明了说,朱老四要耍无赖了。

果然,君臣两个刚坐下,朱棣就道:“朕让下面刊印了三万本《国富论》,没想到竟然不到两天,就销售一空,真是奇迹啊!”

柳淳绷着脸,“回陛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说到底,是长久以来,都缺少研究真正学问的书籍。读书人把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圣人的微言大义上面,这些东西不能说没用,但老百姓说得好,只能架起锅煮饭,不能架起锅煮道理。”

“臣恰逢其时,写了一点顺应潮流的东西……陛下,臣觉得朝廷应该引导读书人,真正去研究民生利病。诸如怎么修桥啊,怎么治水啊,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教育是怎么推进的。臣还有个建议,就是借着明年改元的机会,大开恩科,选拔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

不管柳淳说什么朱棣都点头,脸上的笑容从来没变过。

“柳卿深谋远虑,朕都记下了……咱们君臣也别谈空话了,说点有用的吧!比如这一次,你赚了多少?”

柳淳一口水差点喷出去,怪叫道:“陛下,这么点小事,你还记着啊?”

朱棣气乐了,“柳淳,跟你说,朕查了实录,知道你跟父皇怎么奏对的。所以,你惯用的那一套手段,到了我这里,就不管用了。朕单刀直入,只想听听你能赚多少钱?”

朱棣的德行,简直欠揍加讨打,柳淳拿他半点主意也没有。

既然要算,那就算算吧!

其实朱棣算错了一件事……他觉得京城有百万人口,读书识字的,也就二三十万,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国富论有兴趣,所以首批三万本是够用的,或许会少一点,可这样正好能制造热卖的氛围。

可实际上朱棣算错了,大错特错了。

首先,百官都推崇国富论,下面的书吏岂能不买来瞧瞧。

京城各个衙门,一下子就消化了大几千本。

太学和鸡鸣山学院等地方,也消化了五六千本。

最重要的是在京的商人,总算看到了一部为他们所写的书籍,这些人大肆狂买,成为了消费主力。

要知道过去任何的书籍,都没有得到过商人的热捧,柳淳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

光是这三波人,就把三万本轻易消耗掉,而且还远远不够。

军中还需要几千本,海外的夷商也要,如果说这就完事了,那可太小瞧大明的购买力了。

在北平,对《国富论》的需求只会在京城之上,保守估计要五万本,苏州作为商业重镇,也非常需要。

大明有六千万人口,在城市生活的应该有一千万左右,按照百分之五计算,也是五十万本!

“这么多的销量,你还敢说不赚钱?”朱棣质问道。

柳淳忙道:“陛下,卖书的钱可都不是臣的,一本书我只能拿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百文而已。五十万本,算下来只有五万两,当然了,因为销售火爆,还会给臣一点分红,总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两。总体来说,还是小钱,真的是小钱。臣还没有三殿下赚得多呢!他捞了二十万两,臣都没去找他要!”

朱棣眉头紧皱,“真的只有这么一点?你没有瞒着朕吧?”

柳淳两手一摊,“真的没有,卖多少书,是要纳税的,陛下不信,大可以去户部查,臣清清白白,干干净净。”